1.ISO14000认证简介
ISO14000认证标准是在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(如:温室效应、臭氧层破坏、生物多样性的破坏、生态环境恶化、海洋污染等)的背景下产生的,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。
其基本思想是引导组织按照PDCA的模式建立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,从最高领导到每个职工都以主动、自觉的精神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,不断改善环境绩效,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,最终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。该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,并适用于各种地理、文化和社会环境。
环境管理体系(EMS)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,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,并管理其环境因素,包括为制定、实施、实现、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、计划活动、职责、惯例、程序、过程和资源。
ISO14001:1996环境管理体系—规范及使用指南是国际标准化组(ISO)于1996年正式颁布的可用于认证目的的国际标准,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,它要求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来达到支持环境保护、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的目标,并可通过取得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的形式,向外界证明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环境管理水平。
由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带来节能降耗、增强企业竞争力、赢得客户、取信于政府和公众等诸多好处,所以自发布之日起即得到了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,被视为进入国际市场的“绿色通行证”。同时,由于ISO14001的推广和普及在宏观上可以起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、提高全民环保意识、促进节约和推动技术进步等作用。
ISO14000标准强调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,要求建立职责明确、运作规范、档化的监控管理体系,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和运行程序来达到环境目标和指针,实现环境方针。这套体系如果实施得当,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,并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,提高产品附加值,实现经济和环保可持续性协调发展。
2.实施益处
1.树立企业形象,提高企业的知名度
2.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境法律,法规
3.促使企业在其生产,经营活动中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,减少环境负荷
4.增强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
5.促使企业节约能源,再生利用废弃物,降低经营成本
6.促使企业加强环境管理
3.实施效果
外部动机:
⒈来自政府的压力:政府经环保立法和执法日趋严厉,组织一旦违法或造成环境事故将受到巨额罚款甚至会被迫关门。
⒉小区居民的压力:某化工公司受到周围居民的投诉,抱怨其排放恶臭气体。该公司过去环保状况不良,但已有所改善,通过监测也证实其排放没有超标,于是该组织为塑造自身良好的环境形象,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环境行为,减少周围居民的投诉和抱怨,决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。
⒊市场的压力,也是主要动力:
a、市场压力首先来自于国际市场的竞争。
b、国际贸易中对环保标准包括对ISO14001证书的要求越来越多,一旦获取了ISO14001认证证书就等于取得一张国际贸易的"绿色通行证"。同时通过获取ISO14001证书可提高组织形象,降低环境风险,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。
c、香港某评审机构对某水泥厂股票在香港上市提出环境要求,该水泥厂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后,对其股票上市十分有利。
d、1998年4月13日"蓝色巨人"IBM公司向其遍布世界各地的供货商,发出了950封信函,鼓励其进行ISO14001注册,并表示环境管理已被纳入对未来供货商的评价标准中,那些进行ISO14001注册的供货商将被"友好地"对待。
内部效益:
⒈增强环境意识、促进组织减少污染
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,使组织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的内在价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增强了组织在生产活动和服务中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,摸清了组织自身的环境状况。
⒉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
ISO14001标准是关于环境管理方面的一个体系,它是融合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,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、操作性强的体系标准。做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和方法,该标准在组织原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,这个新的管理机制不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,而且还可以促进组织整体管理水平。
降低成本,掌握环境状况、节能降耗:
ISO14001标准要求对组织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,体现清洁生产的思想,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产品及服务都考虑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、排放和对环境因素,并通过设定目标、指针、管理方案以及运行控制对重要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,可以有效地促进减少污染,节约资源和能源,有效地利用原材料和回收利用废旧物资,减少各项环境费用(投资、运行费、罚款、排污款)。从而明显地降低成本,获得环境效益,而且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。
有利于长期发展:
组织通过ISO14001标准,不但顺应国际和国内在环境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,不受国内外在环保方面的制约,而且可以优先享受国内外在环保的优惠政策和待遇,有效地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发展。
版权所有,盗用必究。